客服电话:0555-2222104
  • 马鞍山远程拍卖-专注拍卖20年!
新闻分类: 行业新闻
作者: ycpm
浏览次数: 1109
2020-08-31 16:00:32

作为今年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,基本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工作已从基础研究转入方案拟定阶段。方案核心问题之一是个人账户的结构定型。据经济参考报披露,按照目前研究方向,个人账户将向名义账户制转换。如若方向最终确定,养老保险投资的收益或亏损将不再与个人待遇相关。

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养老保险改革的基本方针是“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,完善个人账户,坚持精算平衡原则”。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,这为提高制度可持续性指明了改革方向:在向名义账户转型的同时,扩大个人账户规模,以提高激励机制,真正实现多缴多得。

据介绍,个人账户制度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,即个人缴费不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,而是完全记入个人账户并进行实账化的投资管理。另一种是名义账户制,学名为“名义缴费确定型”,即个人缴费用于支付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,个人账户中没有真实资金,而是对个人缴费进行记账,把缴费和收益都计入账户,作为未来发放养老金待遇的依据。

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杨俊认为,采用名义账户制度没有改变养老保险制度现收现付的资金收支模式,从而避免了大规模制度转轨成本;另一方面,由于引入了缴费确定机制,可以实现参保者个人待遇和缴费的精算平衡。

有专家提出以“社会养老金+名义账户制”式的双层结构,对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造。根据郑秉文设计,改造后,社会养老金部分为非缴费型的国民养老金,覆盖全部退休人员,由财政转移支付形成。同时,个人账户向名义账户制转型。转型可以采用“全账户”方案,即个人8%和单位20%的缴费全部划归个人账户。账户记账利率为上年度岗位平均工资增长率的100%。

另一方面,值得注意的是,名义账户改革如若确定,个人与基本养老保险投资收益将不再直接相关。“‘名义账户’的制度本质上属于现收现付制,即每一代退休人群由在职缴费人群(下一代)提供养老金,体现的是一种代际之间的供养关系,也就是说,养老金入市收益或亏损与个人已经没有直接联系。